從成功湖到醉月湖畔:採訪林百尉學長

林百尉學長,歷史學研究所碩士班、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兼任助理。在這次訪談中,學長和我們從求學的歷程、其中的嚮往,聊到現在研究的內容,與研究過程的心得。

訪談人:歷史一李宜軒。
撰稿人:歷史一李宜軒。
訪談時間:2019.1.4.


 

大學生活:進入學術與釐定方向

我們眼中的中國史助教,他的生活是這樣的:在課餘時間,他在文學院研究室從早上九點讀書直到晚上十二點,其他時間在中研院的研究生獎助計畫下,每週到史語所一兩天,協助指導教授的計畫工作。除了協助老師的研究,也會去研究室找老師,討論自己的研究計畫和著作。

在這樣的研究生活之前,我們問到他以前在清大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的大學生活。清大人社綜合了人社院的所有資源,大一時藉由導論初步認識各學科,大二了解自己有興趣的方向後,則選一主修和副修,他選擇主修歷史,副修中文,後來改副修人類學。雖然這裡整合了許多不同專長的老師,但是相對其他系所四年的訓練,專業訓練比較少。因此他說,自主學習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你對於有興趣的領域主動去閱讀,有問題時再向老師預約討論。

不過他說,他大學一年級的時候經常在玩,幾乎每天看日出,也交了女朋友,過著在「混」的生活。直到大一下學期修了臺灣史學者張隆志老師的課,雖然領域並不相同,但老師鼓勵他往學術發展,以及嘗試寫書評,給他非常大的鼓勵,因此立下做學術研究的方向。

在對經學的興趣之下,他大二開始修經學課程,由於追溯思想脈絡的傾向,一路從漢代往上到春秋,讀書的過程再接觸到西周的金文、傳世文獻等等,又繼續往上接觸到傳世文獻以外的考古材料,所以開始接觸考古學和古文字學。後來發現目前考古學界在東亞史、中國史領域中非常興盛的研究領域 — — 晚商,並開始接觸晚商研究。

他由張光直先生的《中國青銅時代》開始晚商研究的學習。張光直先生是他的老師 — — 史語所黃銘崇老師的老師。兩位老師都強調跨學科、跨領域的視野和研究方法,從考古學、古文字學(甲骨文與金文)、青銅器、傳世文獻,到社會科學模型理論,用不同的材料去拼湊出歷史圖像,而他也打算從這個方向去開展研究,繼續發展老師的研究成果。

進入學術界:期待與實際

一如他大一立下進入學術界的目標時,還不知道學術界是什麼樣子,我們也好奇的問到他對於學術界最初的想像和後來的理解。

他說,在學術研究的路上,每天都會有許多焦慮,這種焦慮是隨時都在想有什麼問題、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以及需要用到什麼材料、要用到多少時間,還必須考慮在學術界多認識一些志同道合的求學者。大學的時候聽說學術界總有人和人之間學術上或關係上的衝突。但是在中研院,他發現這其實是其次,重要的是必須靠自己努力或與別人協作、合作,做出優秀的成果,為學術研究貢獻一份心力。

他在中研院的學習也和大學時的自主學習連結──老師不會隨時要求讀書,所以當老師給了一個可以深入的方向,他不只讀一本書,還會思考老師開這本書的用意為何,並再找更多相關的書來讀。當他把老師給的一個方向拉成一條線,再成一個面,就可以把握時間和老師討論讀書的心得,循著線索慢慢往外去擴展自己的知識。

藉此延伸,他和我們分享讀書、研究的兩個層次──如果讀的是一手史料,除了讀懂它、知道它提供的訊息之外,還要做分類和定位,並了解這條史料在自己所做的題目之下是怎樣的角色。而如果是讀二手研究時,像是論文、學術專書,做摘要會有助於快速掌握這本書的精華,接下來同樣定位它和自己的研究的關係,以及連結這本書和自己過去讀過的書之間的關係,並了解它在學術研究的脈絡裡有什麼樣的貢獻和地位。

回想大學時期對學術界的期待,他說當時只要聽到幾個學者的名字就非常興奮。進入臺大歷史學研究所和中研院史語所後,除了熟知的學者及其著作愈來愈多,更在指導教授的教誨下,一步一步學習如何作出最好的研究。「之前黃老師說,讀書不要囫圇吞棗,讀一本書、讀一篇論文之後要定位它,不要只是單純知識的紀錄。一手材料、二手研究的研讀與定位,以及如何在熟悉所有材料和研究後達致『綜合的藝術』,這是層層相扣的東西,我自己也還在永恆的求學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