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歷史遇見媒體,故事該怎麼說?

訪談培力工作坊活動紀要

▌時間:2019年9月28日(日)14:00–16:30
▌地點:台大學生第二活動中心704教室
▌主講人:陳建守老師(說書 Speaking of Books 創辦人、中研院近史所助研究員)

撰文:柯采元
▌責任編輯:黃子晏

如果你曾上網查詢歷史相關的資料,一定知道「故事」這個提供有趣又實用的史普文章平台吧!如何以新媒體傳播打破大眾過去對人文科學的刻板印象?以有趣的方式向大眾傳播人文知識?而若我們希望以新媒體維生,又會遇到什麼樣的問題呢?身為「故事」、「說書」等新媒體和史多禮股份有限公司的共同創辦人,今天我們邀請到陳建守老師來和我們分享「故事」的創辦歷程與經營經驗。

陳建守老師(photo credit林婕琳)

新媒體與歷史學的關係

2010年,我們一天製造的資料量,比盤古開天到2003年所製造的資料還多。

自西元1974年網際網路誕生起,這短短的40多年間,人們的日常生活已離不開這用網絡串起的世界,舉目所見皆是排山倒海而來的資訊;但我們是否想過:資訊也有屬於自己的歷史嗎?資訊的歷史又是什麼呢?

資訊技術在歷史上曾經歷四次重大的變革:西元前4000年文字發明、西元3世紀時翻頁書出現、15世紀古騰堡革命到1974年網際網路出現。從最初的手抄書到今日的電子書,資訊的歷史即是傳輸媒介在不停地改變。而當我們縱觀閱讀的歷史,可以發現閱讀的形象、模式也在不斷地改變,真的有一種「最好的」閱讀模式存在嗎?為什麼我們總認為唯有閱讀「紙本書」才算是真正的閱讀?

老師認為,在資訊爆炸的今日,能利用閱讀技巧擷取需要的資訊才是首要課題,無須苛求活在資訊化社會的人們回歸過去的閱讀模式。正如紙本書並未因電子書的出現而被淘汰一般,「深度閱讀」從未自我們的生活中消失,深度與淺度的閱讀模式其實是共存的,能用於應對不同形式的文本、處理不同種類的資訊。而在這個知識被允許以多元形式呈現的資訊化社會中,是否能以一種不同於以往的方式傳遞專業知識呢?老師希望配合網際網路的發展,以多元方式普及過去大眾不感興趣的專業歷史知識,並試著改變台灣社會輕視文科的風氣,藉此達成學界與大眾的交流與對話。於是,一個以人文知識為基礎的新媒體──「故事」誕生了。

「故事」的誕生

我們想做的是一個以台灣為中心、發掘在地故事的平台

2014年,「故事」在日本的小旅館中誕生。當時,台灣的媒體產業仍以大眾媒體和娛樂媒體為主流,缺乏人文領域的深度知識媒體。故事團隊希望能將學術知識結合大眾媒體,創造一個以台灣為中心的新媒體,挖掘在地的故事,並將台灣與世界連結。在充斥假消息、假新聞的大環境中,以「真實」的史料為基礎敘寫故事。

如何寫出吸引人的文章?又如何說服讀者,將他帶進我們的故事裡呢?歷史書寫的方式是最重要的關鍵。老師在此分享了幾個小技巧:

1. 結合時事:

以當時流行的「尋找寶可夢」為視角切入,描寫英國十八世紀博物學家Joseph Banks尋找新物種的故事,他一生以採集、研究植物為志業,是英國皇家植物園的重要奠基人。作者若能將歷史故事與現代社會連結,更能引發讀者的興趣、吸引目光。

The Botanic Macaroni (Sir Joseph Banks), 1772 by Matthias Darly. Collection: 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 Australia[1]

2. 挑選好的主角:

第一瓶使用化學原料模擬植物香氣的香水是哪罐?20世紀初在歐洲上演的商業版權戰爭又是怎麼回事?這些在化學、經濟史上的重要議題,對大眾而言卻陌生而難以親近。其實這些都是和香奈兒夫人有關的故事,若我們能換個角度切入,從香奈兒夫人富有傳奇性的人生故事來看化學、商標的歷史,便能替原本枯燥的故事創造戲劇張力。

3. 習以維持的事物:

日式料理店中常出現的炸豬排是我們都十分熟悉的一道料理,但是否有人好奇炸豬排背後的歷史呢?明治維新後,實施軍國主義的日本為了強健民眾體魄,開始鼓勵民間一改傳統、食用獸肉,而引起強烈反彈。為了平息民怨同時達成國家的需求,民眾試著採用傳統料理天婦羅的手法料理豬肉,才誕生了「炸豬排」這道料理。以大眾熟悉的事物入手,引領讀者了解背後龐大的歷史脈絡,如此更能引起讀者的興趣、增加文章的可讀性。

老師提醒,儘管我們在文章中增添一些吸引讀者的小元素,但故事背後的「歷史」才是文章的靈魂,注意在撰稿時千萬不可脫離故事本身的歷史脈絡,這點在資訊破碎化的現代尤其重要。其次,在現今的政治環境下,假使專業史家放棄呈現歷史的多樣性與複雜性,恐讓政治家或決策者趁虛而入,藉此濫用歷史、煽動群眾,進而產生錯誤的決策。因此,我們期盼透過一個網站,在社會議題發生的當下,以歷史學的角度詮釋問題、提供意見,並挑戰當下流行的迷思,更能藉此提升公眾對歷史的興趣。

在充斥虛假訊息的社會,拾撿出真實的碎片,將破碎資訊拼回歷史脈絡中,用有趣、生動的方式呈現有深度的歷史知識與內容,這就是「故事」的工作。

當「說書」成為一種可能

在世界與你之間,我們說書。在人與知識交會的地方,都應該要有說書的存在

當過去以文藝創作為主的中國時報副刊殞落,繁體中文出版品市場不斷萎縮,批評閱讀文化衰退的聲浪浮現,但「閱讀」真的逐漸從我們的生活中消失了嗎?在21世紀的後印刷時代裡,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對生活的滲透深深影響人們的閱讀習慣;「印刷」不過是眾多閱讀媒介其中之一。現在即將進入資訊分析整合的年代,我們將擁有更豐富多樣的載體,分擔過去由紙本書擔負的傳遞知識、經驗的任務。「與其悲歎書本之死,還不如好好想想如何將過去活字印刷的技術與現代電子產業結合,重新創作出新的可能性。」秉持著這個信念,一個全新的知識媒體──「說書」於是在這樣的期盼下誕生。

如果閱讀是生活的態度,那書評絕對是優雅的試煉。

點開「說書Speaking of Books」網站,最新的貼文是一篇結合時事的史普文章,作者巧妙地透過摘錄書籍中的故事、文句,搭配國際時事,達成議題、歷史普及兼書籍介紹的效果。而網站中更多的是琳瑯滿目的書評、書訊與一個個專案企劃。其中最新奇的莫過於現正進行中的「百人說書」計畫,透過「說書」團隊與名人的對談,我們可以更加了解他們對於書籍、寫作與閱讀的看法,也看見他們關於「閱讀」的不同想像。

說書的團隊堅信「在人與知識交會的地方,都應該有說書的存在」。因為相信,他們更將傳遞書籍的力量視為己任,「我們希望透過這個網站,替大眾建立與書連結的管道」。

認真聆聽的同學們(photo credit林婕琳)

非虛構寫作的力量

在這充滿虛構資訊的時代裡,「非虛構寫作」的力量是不可被忽視的

從「故事」到「說書」,其實都和「非虛構寫作」這個課題有關。這種寫作形式在美國已有數十年的發展,但台灣則是近年才興起這類文本的創作[2],諸如民族誌、報導文學、紀實文學等,甚至是部分在社交平台上常見的評論文章,都可以納在非虛構寫作的範疇內。

老師認為,在這充滿虛構、資訊爆炸的時代裡,具「真實性」的非虛構寫作有不可忽視的力量;它將在未來社會中佔有重要地位,且將擁有比純文學作品更加廣闊的市場。在華語的非虛構寫作世界裡,老師特別喜歡台灣作家阿潑洗練的文筆,讚賞她的文章簡潔、有趣又好讀。老師也向對文學創作感興趣的同學們建議,非虛構寫作並不像小說等純文學創作對「天賦」的要求甚高,而是可以靠著練習步步精進。若擁有好文筆,能利用文學性的筆法進行非虛構寫作,將於文章的可讀性上佔極大優勢,在這個市場中脫穎而出,值得對創作有興趣的同學加以嘗試。

在「史多禮股份有限公司」之後……

因為我們相信,只有當與「生活」產⽣關聯時,「思想」才能發生意義

創辦「說書」後,由於史多禮股份有限公司(Story Studio)的創立,老師也開始思考關於公司發展的問題。於是,他們近期成立了一個全新的品牌──副刊。相較於先前以歷史寫作為主的故事和說書,副刊更加關注當下的議題,內容也與當代社會、世界流行趨勢接軌。例如,副刊的「七月關鍵字」專題為「工作」:透過一系列和「工作」相關的議題,分別從性別、福利國家、名人專訪等不同角度切入,以系列化的方式帶領讀者認識不同議題。

一間專門販售知識的公司都在做些什麼呢?史多禮目前主要的業務大多跟網路編輯、活動規劃、政府標案與會員經營有關,也兼營出版事業,例如出版了著名的《崩壞國文》、《從漢城到燕京》等書。公司也會和政府單位合作,共同規劃官方出版品,以改善過去官方出版品常見內容乏味、美編不足的情形。其中最好的案例是和臺史博合作出版的《觀台灣》系列雜誌,前陣子才榮獲由文化部頒發的金鼎獎呢!此外,他們也曾和公視合作〈台灣史!不能只有我看到〉的系列動畫。未來公司仍會繼續規劃不同的動畫、嘗試更多的主題。

如何經營一個新媒體?

一個主打知識和閱讀的新媒體會有商業模式嗎?

假如未來有天大家渴望踏入新媒體產業,希望能透過新媒體的經營擁有穩定收入,那麼我們勢必要先了解何謂「新」媒體?新媒體最重要的特色為即時性,且文章的標題、載體、形式皆豐富多樣;但乘載的知識內涵其實和過去相同,只在「知識量」上有些許差異。而新媒體如傳統的媒體一般,皆是以報導的「內容」作為核心,但新科技使進入媒體產業的門檻降低,不再像過去雜誌、報紙的發行有龐大的資金需求,這也正是新媒體的優勢和劣勢所在。

新媒體主要依靠網路平台作為宣傳工具,使它們幾乎像是被Facebook、YouTube這些大公司綁架了一般,若要達成宣傳、推廣的成效,必須花錢在這些平台上購買廣告,跟傳統媒體營運的模式幾乎完全相反。傳統媒體在過去作為一宣傳的媒介,各大公司若要廣告自家的商品,勢必在報章雜誌上購買廣告版面來推廣。但在新媒體當道的現代,反而是媒體成了廣告推播項目的消費者,即便平台提供新媒體少量置入行銷的廣告費,也遠不及營運的成本。

那麼在多數新媒體都被Facebook困住的情況下,該如何解套呢?老師認為有兩項可行的方法供參考:新型的電子報、線下的交流接觸。

過去電子報曾一度在台灣社會風行,商家每週固定將商品資訊以e-mail寄給讀者,因其低成本又便利的特性而廣受歡迎,但近年來電子報卻逐漸被市場淘汰。如果我們能轉化過去已有的推播模式,創造一種經過精心設計的新型電子報,盡可能揀選最能引起讀者共鳴的文章寄送,藉此吸引讀者回到由新媒體所架設的網站、創造點閱和收視,將是擺脫大型社交平台的直接解方。

但老師同時也認為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應該要回到最「傳統」的推播模式,從線上走到線下,盡可能地與讀者見面接觸交流,例如舉辦座談會、簽書會等活動,直接轉化交流的媒介、擺脫線上的社交平台。

不過談到擺脫社交平台之前,最重要的還是在Facebook這些公開平台上的經營。根據老師過去經營「故事」與「說書」的經驗,具有即時性、有創意且實用的內容是最能吸引年輕讀者的,這也是經營新媒體最該注意的一點:「貼文的質重於量」。老師笑道,Facebook、YouTube等平台具有一套自己的演算法,過度密集發文可能會被判定為不良帳號,進而被平台選擇性地屏蔽貼文。再者,老師認為迷信發文時間也是沒有必要的。過去曾不停嘗試在不同時間點發文、預估用戶最有可能接觸社交平台的時間,但一連串的實驗過後,仍得到「文章的內容才是流量關鍵」的結論。

另外,老師還提供了許多經營新媒體的建議。例如,比起單純的刊出照片或文字,動畫、影片能和讀者產生更大的互動。經營者也必須隨時注意社交平台的脈動、跟上改革的潮流,像是在IG和FB出現story的功能後,這方面的經營就變得相當重要。而在貼文推播方面,使用者現身說法或名人轉載都是相當有利的手段。不過如近期流行的hashtag,雖能幫助讀者更快地找到系列文章,但必須注意千萬不可濫用,要精確地挑選有趣的部分進行標註,也是一門不簡單的學問。

而在這新媒體的時代,我們也不妨重新思考「內容單位」的定義,為什麼電子書一定要一整本的出售?為什麼不能只買部分符合需求的內容?老師向有興趣經營新媒體的大家建議,在這樣新的時代裡,我們不該再盲目遵循舊有的規則、被舊有的內容單位束縛,必須打破框架思考。

最後,老師再次強調貼文內涵的重要性,文章能寫得有趣,進而和時事、生活呼應,是經營新媒體最重要的課題。而在對待讀者的策略上,我們不能個別分析讀者的需求,而是要將讀者當成一個「社群」來經營,確認他們具有何種共通特質。另外,決議開發新讀者抑或留住舊讀者則是相當關鍵的選擇,雖然很難有一個標準答案,但老師建議,若粉絲數量已達一定程度,那麼思考「如何留住舊讀者?」便是經營的核心。以「故事」的經營為例,即便在Facebook上已有高達22萬的粉絲,但實際上的「鐵粉」粗估卻只有不到1000人。因此,如何將更多既有的讀者轉化成能實際支持公司的「鐵粉」是最根本的;若在這種狀況下選擇耗費更多成本、接觸更多課題,但卻只吸引更多一次性瀏覽的讀者、流失舊有的粉絲,將是成本效益不符的行為。

「故事」的未來與展望

在數位匯流的時代,成為一個新的知識共和國

談到團隊未來的發展,老師希望除了文章、廣播和動畫的生產外,能回歸出版相關的產業。「假設有天出版做成功了,我就可以再回來講一場。但如果失敗了,我也一樣可以回來再跟你們講一場。」老師打趣地說。儘管現在出版市場情況仍慘澹,老師仍堅定自己的信念,相信出版產業的時代即將回歸。只是在這個新興的時代裡,「書」的形式、內容甚至行銷方式都定和過去有所不同。結合以往熟悉的文章、廣播、動畫製作,「故事」團隊所希望的,是替民眾打造從線上到線下、全面的知識生活,在這個數位匯流的時代裡,成為一個新的知識共和國。

會後合照(photo credit童冠傑)

[1] https://www.portrait.gov.au/portraits/2018.79/the-botanic-macaroni-sir-joseph-banks/

[2] 林夢媧・沈眠,〈被現實地穿透過──非虛構寫作:從田野到成書、編輯與作者的對話〉,OPEN BOOK閱讀誌,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577,(2020年1月30日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