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現場的大眾史學實踐 — — 採訪潘宗億老師

▌訪談人:何孟哲、曹希君、游騰翔

▌撰稿人:游騰翔

▌訪談時間:2023.01.15.

從按部就班讀書到發現做學問的趣味

「我們高中的時候當然就是自以為對歷史有興趣,主要還是受到老師的影響。」潘老師向我們說明,他在高中遇到的歷史老師不是傳統照本宣科的老師,在課堂上除了會鼓勵學生們思考以外,還向他們補充了許多課外教材。

因為本身對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抱有興趣,在考大學時,潘老師按照「歷史、哲學、中文」的順序填寫志願,最終便於1992年進入了輔仁大學的歷史學系。老師向我們坦承,他在大一、大二的求學階段是「按部就班」地讀書,在學習上不算特別認真,重心主要放在打工和社團活動上。不過,這樣的學習模式卻在老師大三時有了轉變。

「我想你們可能都有共同的經驗吧,也不是說其他老師不好,就是說你可能會找到一個有共鳴的老師,然後你就被他引誘、被他抓住了。」那位「抓住」潘老師的老師,就是當時剛從明尼蘇達大學留學歸國的鄧世安教授。在修過鄧老師的西洋史學史等課程後,潘老師便開始對世界史與思想史感到更深的興趣,而後更決定以西方史學思想為主要方向深造,透過推甄於1996年進入輔仁大學歷史研究所就讀。

除了鄧老師繼續地指導之外,潘老師也受到陳思仁、蕭道中、盛少輝、徐文路與吳燕秋等學長姐們很大的影響,開始關注西方史學理論與新文化史,並在修讀研究所的過程當中逐漸體會到了「做學問的趣味」,對歷史學產生了更深入的學思。潘老師分享道,在學長姐們的帶領之下,潘老師開始加入讀書會、舉辦工作坊,更與學長姐一同開辦了刊物《歷史:理論與文化》。潘老師認為,是鄧老師啟發了自己對做學問的興趣,而學長姐們則對自己在學術上的鑽研產生了重要的推力。

2000年研究所畢業後,潘老師當了一陣子的高中老師,不過沒多久就辭職了。「因為人生定下來以後,你會開始想一想說你的初衷是什麼,那我就發現,其實我的初衷還是在歷史學的研究這一塊。」於是,潘老師決定前往中研院近史所擔任熊秉真老師的助理,在歷史研究與學術行政上有所磨練的同時,也開始有機會初步涉獵物質文化與歷史記憶方面的研究論著。

四年過後,潘老師以「印刷文化」的題目申請上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博士班,博士論文則是研究歷史記憶,回國後也持續地以歷史記憶為研究取徑從事研究與教學,並逐漸從空間記憶拓展至圖影記憶與食物記憶等範疇。「我主要關懷的議題主要就是認同的問題,大到國族認同,小到地方的一些小團體的認同等等。」

初衷與感動 — — 細數教學的期待與驚艷

「除了遊戲之外,是不是還有其他的歷史書寫或歷史表述形式的可能性呢?」回國後的潘老師因為研究電影《再⾒列寧》所體現的懷舊東德情懷,開始注意到遊戲與歷史之間的關係,在思索將遊戲元素帶入課堂的可能性時,也逐漸開始注意到歷史小說、歷史電影與歷史漫畫等不同的歷史書寫形式與媒介。於此同時,曾在國內積極推動影視史學的周樑楷老師和許多歷史學界先進,自1990年代末以來即積極推廣與深耕大眾史學,而2011年回臺服務的潘老師,便在東華歷史系從事課程規定與結構改革的同時,跟許多大學歷史系的老師們一樣,也慢慢開始思索大眾史學的可能性,以及在教學與研究上的實踐方式。

潘老師認為,想像力跟創意對於歷史研究是十分重要的,於是他逐漸在課堂上帶入各式各樣的素材,除了電影、紀錄片之外,也先後開始帶學生看歷史小說、漫畫。「我(對大眾史學)關懷的重點主要是在教學現場。」潘老師向我們分享他與東華資工系陳旻秀老師在教育部數位人文教學創新計畫的支持下,經研發於107學年度開設了一堂名為「歷史、遊戲設計與APP應用」的課程,搭配「歷史遊戲0與1」磨課師影片,與業師共同從事歷史遊戲設計的教學,並成為東華大學的常態性課程。「我覺得我對大眾史學領域的參與和實踐,主要還是從教學現場出發。」

潘老師向我們說明,東華歷史系自2010年代以來的課程改革剛好遇上臺灣大眾史學深耕的趨勢,但其實東華歷史創系主任張力教授早已確立應用史學作為教學的重點方向之一。因此,東華歷史系的課程自創立初期便有「四本柱」特色,分別是臺灣史蹟與文化資產、口述歷史、影視史學以及家族史(族譜)書寫。到了2010年代以後,為了因應全球化社會環境和視覺系數位新世代學生性質的改變,東華歷史系也逐漸發展出紀錄片製作、小說創作、遊戲設計、戲劇展演、3D建模等不同歷史書寫形式的相關課程,並於近兩年在課程注入歷史新聞、歷史漫畫與Podcast等元素。

潘老師認為,歷史教學現場應該要對時代的變遷有所因應、調整,並期許學生可以採取更加多元的歷史表述去影響社會大眾。「大眾史學最積極的意義是,我們做為歷史學家或歷史工作者能夠以各種書寫形式參與跟社會的對話。」

在一次歷史桌遊的課程中,一位學生的課堂成果讓潘老師印象深刻。潘老師表示,這名學生做了一套以中世紀為主題的桌遊,並利用手繪製作每一份圖板與卡牌。「我覺得這就是我們當老師最想看到的熱情,你能感受到他的眼睛發亮,這帶給我們現場很強烈的反饋。」潘老師坦言,做老師是一個常常體驗挫折的行業,然而當老師發現自己在學生實踐理想的過程中扮演著某種角色時,就會感到自己在教學現場的努力是值得的。

還有一次,一名學生在「歷史與小說」課堂上針對陳映真短篇小說《山路》進行再創作,之後得到了臺大文學獎小說組的第一名。「這件事是後來他回到東華留了一張小卡片給我才知道,當老師最開心的莫過於此,就算是後來才知道也會覺得很有成就感。」潘老師認為,學生能夠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是最好的,儘管過程辛苦,卻能夠獲得成倍的幸福感。

學歷史,成為有溫度的人

「學歷史是為了成為有溫度、體貼的人。」潘老師認為,除了社會參與、公共評論以外,學習歷史的人應該要學會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在個人層面,這個體貼是要去體貼身邊的人,並且要實際做到,而不是只是停留在站在別人的處境著想;在社會層面,則是要嘗試了解、尊重他人,不要「看到影子就想要開槍」,避免看到不同意見便直覺批評他人,而是應該先「入境」了解他人產生相異想法的脈絡,並從而尊重他人的生命經驗與觀點。

「我個人的終極關懷,是不同族群能互相理解彼此不同的生命經驗與世界觀。」被詢問到大眾史學的定位時,潘老師溫柔而堅定地向我們傾吐他的想法。潘老師以轉型正義為例,說明不論是受害者、旁觀者,還是加害者,我們應該「說更多故事」。「當你具有多元的歷史表述能力去告訴大家更多有血有肉的故事時,在跟大眾討論議題的時候,會以故事產生相對柔性但更能影響人心的力量,對社會參與的程度會更強。」

「除了研究和教學之外,我還會自己去找一個主題,或是一群人,想辦法去認識他們,用各種方式去記錄、去傳遞他們的故事,白冷會(天主教白冷外方傳教會)就是我其中一個目標。」潘老師曾為「歷史學柑仔店」寫了一篇以〈從他者到我者〉為題的文章,介紹來臺外國傳教士的生命歷程與故事。在有空的時候,潘老師也會參加白冷會的活動,有時在做田野時也會帶領學生參訪、認識白冷會。「我的角色就是好好在學校裡透過課程與移地教學引導學生,希望他們能做到社會參與就盡量參與。」

給高中生的話

「希望喜歡歷史的高中同學們,不要讓自己腦中的『起司』乾掉。這個起司,就是你的想像力和創意。」在我們向潘老師請教他對高中生的建議時,老師很誠摯地引用周樑楷老師的說法。潘老師認為,既然學術性的文章在大學少不了,高中生們在進入大學以前可以多閱讀歷史小說,並與我們推薦了《陳澄波密碼》、《魁儡花》、《獅頭花》、《蕉王吳振瑞》、《玫瑰的名字》、《時間的女兒》、《瘟疫與霍亂》等國內外的作品。

潘老師隨後更補充,除了歷史小說以外,只要是能夠激發想像力與創意的影視文藝作品,高中生們都可以多多接觸。若是還有時間的話,潘老師也鼓勵高中生閱讀有關歷史學研究的論著,能夠預先了解大學歷史系四年將接觸的主要閱讀文本和學習內容。

「再來,就是要認識自己進入大學之後要幹嘛。」除了憧憬和夢想以外,潘老師呼籲高中生們也要看到大學的現實面,具體了解進入大學歷史系之後在課堂學習上的實際情況。潘老師強調,讀歷史系不只是天天聽故事而已。「當然,歷史的根本是故事,但不只是聽故事這麼單純,你還要進一步成為說故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