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氣的歷史:從地方文史「觀臺灣」

使吾潛力:訪談培力工作坊紀要

▌時間:2019年10月27日(日)14:00–16:00
▌地點:臺大學生第二活動中心704教室
▌主講人:林于煖學姐(前《觀.臺灣》助理編輯)

▌撰文:馬銘汝
▌責任編輯:林婕琳

作為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的官方出版雜誌,《觀.臺灣》已經在臺灣出版界深耕逾十年。一件歷史文物如何與受眾接觸?而一本融合學術內容與日常生活的雜誌,要如何串連起過去、現在與未來?本次工作坊邀請到《觀.臺灣》團隊編輯成員林于煖學姐,為我們分享她在臺史博策展與《觀.臺灣》編輯相關經驗。

最初與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臺史博)結下的緣分,是在大三時,學校教授詢問的一句「要不要去臺史博打工呢?」還不太了解這間位於台南安南區的博物館之時,學姐對於未來所要面對的工作始料未及。面試後正式成為員工,除了擔任科技部計畫助理,學姐也開始跟著現在任教於國立成功大學,時任博物館研究組組長的謝仕淵老師投入策展工作。當時正值「我的體育生活:第一個參加奧運的臺灣人─張星賢」特展籌備期,除了收集資料,學姐更從旁學習到博物館展覽的運作流程。

另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博物館的文物評估。館內空間有限,不可能每一批捐獻到博物館的文物都可以全部納入館藏,這時就需要有專員到現場評估,為每項文物命名、編號、做出簡略描述。這一切都是為了在定期與館方開會時,能逐一討論每項文物是否具備拉出脈絡的故事性,及作為展覽主題的意義。

因為有了「臺史博經驗」,學姐在之後,也被「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以下簡稱「故事」)邀請去當《觀・臺灣》的編輯助理。

「我們想透過淺顯易懂的方式,推廣臺灣歷史。」

《觀.臺灣》試圖從物件、日常師活及記憶中,挖掘出臺灣的歷史。這本歷史雜誌的「製程」很特別,也有很多公家單位想要仿效。《觀.臺灣》由臺史博出品,「故事」承製,但絕非一般的外包製作,從企劃、編輯到校稿,雙方均密切合作。稿件部分,一半由臺史博館員撰寫,另一半則是交給《觀.臺灣》團隊向寫手或教授邀稿。一本季刊,每一期會有一位責任編輯,由臺史博的館員擔任,負責當期的封面故事的定位與整體走向。至於編輯必須比寫手更加瞭解這個議題,事先給予明確的書寫方向,讓文章以更容易被理解的方式,緊緊抓住讀者目光。

但是,正如多數隸屬公家單位的出版品,《觀.臺灣》也面臨種種限制。首先是銷量較少,大多除了贈送給政府機關,就是成為圖書館館藏。然而圖書館為了方便收藏在架上,時常將數期雜誌釘成一大本,不但書冊變厚,使人望而卻步,也浪費了設計師設計每一期封面的心血。不過,作為一本非學術性質的雜誌,《觀.臺灣》的核心價值是希望透過淺顯的敘述,讓讀者建構出臺灣共同的記憶與價值。若讀者能在其中攫取任何反思與想法,對編輯團隊來說便已足夠。

活在「現在」與「未來」之中的歷史博物館

學姐提及,就建立過去、現在與未來的連結來說,臺史博展現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與前瞻性。臺史博的館藏不只是「古物」,還包含當今的物件,像是社運中的帳篷與各式道具、選舉中的贈品與旗幟。在他們眼中,這些並非只是現世的普通產物,而是見證、反映當今的人們與社會的重要「物證」。同樣的社運不會發生第二次,這些物品對未來的研究者而言,是獨一無二的「史料」。

除了為「未來」做收藏,臺史博也積極展現當代的社會責任。2016年的南臺灣大地震發生後,臺史博取回了維冠大樓受災戶的遺留物品,並使用專業技術進行修復,等待家屬領回。這些物品中有很多是絨毛娃娃,反映了受災戶多為有著幼兒的年輕家庭,本來正在譜寫著自己的人生,卻無端遭逢劫難。臺史博也為部分受災戶及其家屬留下歷史紀錄,讓戛然而止的記憶有了延續的可能。

地方物件中的臺灣史

學姐認為,地方文史通常被視為細瑣、微觀的歷史,但這樣的歷史其實能被「放大」,讓我們從中看到一個更大的時代背景。

2017年,臺史博取得一批來自臺南新化的捐贈物。捐贈者是一名新化國小退休教師柯瑞吉,他的父親也是教師,任職期間橫跨日治與戰後。其中有陶瓷製門牌、上頭刻有柯老師父親的勳等與日本姓名;柯老師小時候的聯絡簿、考卷、上英文課的筆記……每一項,都能挖掘出不同時代脈絡,這些脈絡匯流整合,逐漸描繪出當下一個家庭乃至於個人,面對時局變化的應對與調整。從門牌,我們了解到二戰末期日本政府反過來對臺人的攏絡;從聯絡簿裡,發現戰後初期通貨膨脹與世界局勢瞬息萬變的蛛絲馬跡;學習英文,卻同時搭配中文字和日文假名的筆記本,娓娓道出面對語言政策的「劇變」,橫跨兩個政權的人所面對的衝擊。

日常生活中的臺灣史

林于煖學姐 (photo credit童冠傑)

人們的日常生活也往往是時代的見證者。學姐提及雜誌中的兩個主題專欄:「魔幻時刻」與「復刻食譜」。「魔幻時刻」早先名為「街坊傳奇」,專門介紹與當地有著深厚連結的店家。這些店家的「店史」不只是經營者的個人史,也是地方史與產業史的一部分。這個專欄有一定的書寫難度,原因在於若是碰觸到如今相較弱勢的產業,若不嚴謹拿捏筆法,很容易在追憶昔日美好的同時,落入「尚古賤今」的困境。但從另外一個角度觀之,無論是蓬勃發展,抑或是榮光消逝,每一個人、每一個店家、每一個地方社群、每一個產業皆有一套與時代互動的方式,而這正是讓他們成為時代見證者的關鍵。

另一個專欄則是「復刻食譜」,專門擷取日治時期報紙專欄上的食譜,用當時的手法再現過去的料理。與此同時,探討每項食材與臺灣之間的淵源,例如日治時期便已風靡社會,今日仍是日本人印象中的一道中式餐點--八風菜,除了米飯之外,還會添加番薯在這道菜裡。而究竟臺灣和番薯之間形象的合一,是否在這時候便已悄悄發展起來了呢?這是其中有趣之處。但書寫飲食史同樣困難,許多菜餚的由來眾說紛紜,原料與做法各地也不盡相同。學姐笑說,我們這些學弟學妹們,以後若有雄心壯志,歡迎挑戰飲食史。

建構屬於臺灣人的歷史記憶

在臺灣從事歷史雜誌的編輯,是件有些辛苦卻任重而道遠的工作。工作坊的最後,學姐說道,《觀.臺灣》是一個公共的載體,乘載屬於臺灣人的歷史記憶。譬如雜誌曾經做過關於美麗島事件發生之際,廣播電台「臺灣之音」播報現場狀況的一幕。四十年後的現在,有些人對當時發生的事似知非知,或許也早已忘了自己的印象是否真實,而從未經歷那段抗爭的年輕世代,還在等著上一輩訴說他們的故事。然而,《觀.臺灣》做這樣的主題,一遍又一遍,提醒翻著雜誌的讀者們,這些都是歷史上的曾經,也是我們當今社會的基礎。透過歷史書寫與展示,這些「曾經」逐漸凝聚成我們共享的記憶,成為彼此記憶中真實存在的部分,最終串連起來自不同家庭背景的每一個人。或許直到那時,我們便可以真正建構出由臺灣人共同擁有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完整而全面。

會後合照 (photo credit童冠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