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作為一種志業:陳翠蓮老師訪問
教師簡歷:陳翠蓮老師,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博士,台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曾任自立晚報記者、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副教授、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教授,研究領域主要為日治時期台灣政治史、戰後台灣政治史。訪談中老師分享自己作為學習者的經驗,以及對於當前學生的觀察,並進而對大學教育提出省思和對學生的期許與建議。
訪談人、撰稿人:歷史二高于鈜、歷史二王威
訪談時間:2019.1.10
學習經歷和接觸到台灣歷史的契機
老師於1980年代進入台大政治系,年輕時高度關心台灣的政治狀況。然而在當時,社會團體和政治運動仍受到較大限制,校內教學也存在高度侷限。政治系的教學內容並不討論臺灣的情況,而大多為外國的政治學理論、美國民主政治、各國政府,在沒有相應社會經驗的輔助檢視下,學生在學習上常有隔閡。
相較於課堂,老師認為啟發自己學習的重要經驗是與殊異同儕間的相互學習。在台大,因為與許多來自台灣各地的學生交流,尤其來自與自己經驗全然不同的中南部同學,理解各自不同的生長背景與世界觀,而刺激彼此去認識對方以及彼此共處的社會。原有對於國家與政治的想像,在經過同學間經驗的分享與自我經驗的對照下,出現了衝擊與調整觀念的契機。
因與大學同學間的相互引導,老師曾參與校內異議性社團所舉辦的活動,如大學論壇社、大學新聞社;社團或學生組織也發行刊物,如法言社的《法言》或醫學院的《醫訊》;又因選舉時隨同學去聽黨外人士演講、幫黨外人士主選,,從而接觸到與校內不同的觀點。到研究所時,同學之間也會積極尋找資料,共同研讀;或是尋索當時所謂的「禁書」,如史明的《台灣人四百年史》、《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王育德、許世楷等在日臺灣人所書寫的臺灣史書籍。
對學習環境和學生的觀察
老師認為學習人文與社會科學的學生的共同點在於,他們「對人有興趣、對為什麼是現在這種情況有興趣」。政治學、社會學、歷史學、經濟學、人類學、哲學、法律等種種學科,雖然所關切的對象和主題不盡相同,但其共同的特性都在對於人的存在境況或社會情境提出疑問。老師也舉出學科間在方法和觀點上的交互借鑑,肯定其相輔相成的效果,並鼓勵學生多方涉略。
對於學習環境,老師指出,相較過去較為壓抑的年代,現在的學習環境則開放許多。校園中的課程和多元的師資、校園外的社會團體、講座、讀書會都是同學可以把握的學習良機。學習的機會增加了,但豐富的資源和學習的熱情卻不一定成正比,學生的學習熱情程度存在差異,學習資源的辨識與選擇也變得重要。
另外,老師也對現今台大學生背景漸趨同質化的現象感到擔憂,擔心多元性的減少會連帶造成學生理解他人與社會的障礙。「我覺得這會影響到學生的經驗,接觸到的世界觀比較定型,比較沒有辦法感受不同環境的人看待世界的方式。」
然而最重要的還是學生自主學習的熱忱和動力。老師認同現今台大學生自發性舉辦讀書會和講座等學習活動,學生之間的交流是大學內獲取知識和學習動力的重要來源。
「進大學我們到底在學什麼?」在當今強調市場競爭力的環境下,重新思索大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意義顯得格外迫切。老師認為相較於重視技術與市場應用的技職體系,大學所要培養的應是通才性教育,對於思考與判斷的訓練則是其中關鍵。
「大學教育,學習的是一個思考的方法。」
對人的理解、對人類社會運作的思考是人文學科的知識核心所在。只要能對人群行動感興趣、對人類社會有深刻的理解和認識,其實在未來工作發展上仍充滿多元的可能性,不要侷限住自己的腳步和視野。在大學學習應多旁及其他領域的知識,培養思考與判斷的能力。台大提供給學生多元的學習機會和方式,如彈性的選課與雙輔修制度;老師也強調人際的開拓和社團活動的參與,大學同學不只是個人成長和學習的動力,也可能是未來人生中重要的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