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我們的歷史:新聞中的大眾史學講座紀錄

撰文▌駱淳瑜
編輯▌史志台大歷史系學生會學術部

本次演講曹銘宗老師首先向大家簡介他的經歷,一開始雖然念歷史系卻也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甚至到美國念新聞碩士也並非想與歷史連結,然而之後擔任聯合報文化記者時對當時政治對立氛圍甚有所感,也讓他十分認同曹永和先生提出的台灣島史觀,於是承襲其理念而開創原住民文化採訪路線,唯有跳脫政治框架才能更加清楚地看見這座島上所發生的人群互動之歷史,老師也舉了實例如他報導台南原住民要求拆除台南火車站圓環的鄭成功銅像這個新聞事件,能用台灣島史觀去想即有很大的幫助。

三個影響至深的人

接著老師說到三位影響他台灣歷史書寫的人,分別是曹永和先生、林富士先生及翁佳音先生。曹永和先生給予其影響如上所述;林富士先生則給了「溝通者」的概念,史家、記者和巫師都是溝通者,都可稱之「媒體」,這也回答了本次主題,如何在歷史與媒體間尋找連結。這裡也提到了數位化的時代,可以利用數位典藏資源網來尋找資料,像是他在寫關於地名學的書時,為了尋找古契書即是用此網站,可以直接關鍵字搜尋,就會跳出相關文獻資料,也是「數位人文學」能夠幫助研究的地方;曹銘宗老師與擁有多語言能力的台灣史學者翁佳音老師合作寫作已久,提供他異論台灣史的方向,異論不是標新立異,而是不輕易因循舊說,希望找出更具說服力的新論。這可以顯現在他們合著書籍《大灣大員福爾摩沙:從葡萄牙航海日誌、荷西地圖、清日文獻尋找台灣地名真相》。

如何書寫歷史呢?曹銘宗老師書寫新聞觀點的歷史,也就是具有歷史性的歷史、與現實生活連結的歷史。他投入專題報導、專書、專欄等工作,在這之中一貫地秉持這個理念,像是他在新聞專題系列報導《回來做番:當代平埔的族群認同與文化復興》中巡訪全台平埔後裔聚落;或是2004年總統大選後從事一個新聞專題系列報導《重新發現台灣:台灣史最近十年研究成果》從史觀、考古、族群、社會、文化等角度,探索、理解台灣的過去,試圖尋找此時此刻生活在這座島上的人們所分歧之爭有所歷史之中的意義。在專書《台灣史新聞》裡更是以史普方式貫徹理念,且以新聞的形式來呈現台灣的歷史,讓讀者可以像閱讀報紙一般來閱讀台灣史。一張張書裡頭節錄的圖片,涵蓋同個時代不同地區發生的事件,有自然事件有政治局勢,顯現出歷史寫作的另一種可能性。

日常生活中的歷史

曹銘宗老師也書寫庶民生活的歷史、從市井小民的日常生活中,窺見鮮活的故事,像是探查多語言的台灣地名、食物名由來,從語言與歷史找出答案。這裡向大家舉了些例子,如野柳為野生的柳樹嗎?其實是因為西班牙語Diablos音同台語iá-liú,或者為什麼有關西卻沒有關東這地名?其實是因為客家語鹹菜轉成日文漢字鹹菜音kansai,與日文漢字關西諧音。更特別的是關於食物名的由來,曹銘宗先生向我們一一說明,譬如我們可能會以為常吃的高麗菜是因為韓國來的才有這個名字?經由此次才知道是因為叫法從荷蘭語Kool(kɔ:lə)轉西班牙語Col再變成台語ko-lê。還有雞捲為什麼沒有雞肉?冬粉與冬天有什麼關係?諸如此類聞所未聞但又是十分日常的事物,十分有趣。

資訊素養的重要

最後,給歷史系的同學或是有興趣從事研究的聽眾,曹銘宗老師給了幾個如何蒐集資料的方法,給予我們第一線研究的實際模式。諸如資訊素養(Information Literacy),要懂得選擇、搜尋及評估各種網路資源、Google、ikipedia、YouTube等、線上字典、甚或「臉書」的回應和討論、先前提到中研院、台大的台灣「數位典藏」以及田野調查。他也引用了中研院史語所創辦人傅斯年1928年的治史名言:「我們不是讀書人,我們只是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這句話是說研究歷史不能只在閱讀典藉,而要重視考古發掘、田野調查等。但在數位時代,這句話更提醒我們要有懂得利用數位化資料庫,了解「數位典藏」、「數位人文學」,學習以資訊科技來幫助人文研究。所以數位典藏是單純的「檢索」,數位人文學則是再升級到脈絡的「分析」,這必須仰賴新的數位科技,也涉及使用者在觀念和研究方向上的改變,「碧落」指天上,更可比喻今之雲端。

曹銘宗老師帶來本次豐富精彩的講座,在最後我們能深思歷史為何也把曹銘宗老師的答案,即「歷史讓古今之際聯繫不斷,新聞讓人群之間溝通無礙,新聞學加持的歷史書寫讓古今流通更加順暢」這句話帶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