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詢故事之後:張瑜庭學姐訪談

探詢故事之後:張瑜庭學姐訪談

受訪者簡介:張瑜庭,臺大歷史學系碩士生,成大歷史學系畢業。研究興趣主要為性別史。

訪談人、撰稿人:歷史一林婕琳。
訪談日期:2018.12.14.

張瑜庭學姊。

一、從想像到經歷

「念文科的小孩基本上都喜歡閱讀吧,我喜歡故事,尤其歷史又是圍繞著人的故事。」學姊說,當時覺得自己背科很好,好像就可以這樣念上去。此言點出了國高中生對歷史系的既定認知,求學階段多將之視為考試科目,「高中大家可能會覺得,寫的東西背起來,就會覺得是故事的真相。」

如果歷史系不是入學前以為的那樣,聽故事、讀故事、以背誦能力取勝,那麼大學的歷史學訓練又是什麼?「高中還停留在知識最終產出的結果,我們到大學,就是去了解知識的產出過程;而到研究所,開始試著自己去產出知識。我覺得這就是三者之間最大的不同。」

二、觸及書寫者的目光

脫離背誦、開始思考,史學訓練帶來了不同的視野。「上大學之後,還是在求知求真,但就像你在看富士山一樣,都是富士山,端看觀察者的角度不同而已。」穿透了最終呈現的論述,歷史如何被書寫出來?將目光放置在書寫者及其時空,會察覺到書寫者背後的意圖。

「高中的時候,雖然會知道有書寫者這種東西,但畢竟觀點還是太窄了。還是會受限於史家所寫、所評價,還沒有辦法真的去想還有什麼可能。」 理解一個書寫者對歷史事件的記錄,必須分析他為什麼這樣看事情,他的時代背景、所受氛圍的影響可能有哪些,以至於他會記錄出這樣的狀態。

「以前我們就是把他紀錄、寫好出來的東西背起來就好,但進來之後,就要去觀察他的寫作狀態、受到的啟發等等。一般不會去在意書寫者的狀態,頂多就覺得有趣,如果有寫小論文,大多就是懷疑幾個問題,想探究但不知如何探究。到大學之後,就是學著如何探究這些事情。」

有了故事,有了知識,然而此時會開始意識到,誰說了故事、誰寫了文字;進一步設法去問,為什麼是這樣的故事?因為探詢,所以提問,在問與答之間,逐漸成為歷史學的學徒。

三、多層次的凝視與思考

那麼,什麼樣的人適合念歷史系?善於觀察的人,同時兼具耐心。

「時常你很輕易就相信了一則新聞所說,而它也確實拍了畫面給你看;可你真的認真去想,它截這一段是為了什麼?新聞台他背後的立場如何?導致它寫出這樣的報導。看到一件事情會去深思表面背後的緣由,這樣的人就適合念歷史系。」

學習歷史不一定百分之百鑑往知來,但一定會將過去學過的,套用在現在的生活上面。這些重要的體會,也可落實於細緻的人際互動,比如認識一個人不只是表面的言談,更多方從別人對他的評價、他實際做過的事,來分析這個人。如此一來,就不容易流於狹隘跟片面,甚至武斷。

人們普遍透過第一印象,就對一個人加以評斷,但是第二、第三印象要如何繼續建構下去?具有這種深層而探入的思維,正是歷史系特質所在。

四、鎖定,而得以精深

學姊也指出,科系的選擇不應偏離自身的興趣:短程而言,擇己所愛,免於耗費很多時間在轉系,困在一個自己不喜歡的地方;長遠來說,才能站穩腳步,深厚累積自己的實力。

「我覺得大學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現在大家都在推跨領域學習,大一大二一定是這樣。這會有一個問題,興趣廣很好,但不要廣而不精。」從大學到研究所,由寬到窄、一直慢慢鎖定自己到底對哪些方面有興趣。找到自己的興趣。乍聽之下,幾乎是所有求學階段都曾聽聞的提醒,然而它實際在於心志的定向,專一、瞄準、命中。